查看: 1194|回复: 0

[讨论] [每日一帖] NO5 可穿戴技术爆发还需十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0-20 17:16
  • 签到天数: 19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8-15 07: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市场研究公司IDC分析师杰特什·乌布拉尼(Jitesh Ubrani)称,“在可穿戴设备市场,腕带设备是最易于实现的产品。从企业角度看,腕带设备最易被用户接受,其更易被广泛应用。”虽然看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但其对一些投资者所期望的快速回报也提出了警告。市场成熟“至少需要5到10年时间”,他指出,“很多投资者倾向于从市场中寻求短期收益,但显而易见其并不会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发生。除了腕带设备之外,在服装以及眼镜产品方面也将出现加速发展的过程。”




    高科技眼镜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其中包括微软的增强现实眼镜HoloLens以及Intel的隐秘项目。去年十二月,微软HoloLens开发团队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公司对增强现实的探索将改变日常用户数字交互方式。微软发言人指出,在不影响用户视觉的情况下,增强现实将使用户活动自如,改变从平面设计到日常应用的所有方式。

    总部位于纽约的社交媒体机构Laundry Service创意总监罗斯·谢恩戈尔德(Ross Sheingold)指出,“三到五年内增强现实将迎来市场化的拐点。那时产品将达到可以佩戴的级别。通常消费者在适应情况下才会普遍接受这种高科技产品。”

    谢恩戈尔德认为可穿戴技术需要一个类似于苹果iPhone的产品,才会迎来市场的爆发。虽然谢恩戈尔德表示增强现实普及的时间要早于市场预期,但目前可穿戴技术在高科技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还相当有限。“增强现实目前正在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已经存在于Snatchat等应用中,仅仅是没有人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谢恩戈尔德称。

    风险投资数据机构PitchBook Data高级分析师加勒特·布莱克(Garrett Black)指出,现有的可穿戴技术在产品普及上还存在着诸多障碍。诸如电池续航能力、数据隐私以及相应产品价格都是可穿戴技术开发人员面临的挑战。布莱克认为,可穿戴技术要突破瓶颈至少需要近十年时间。

    布莱克指出,“可穿戴技术可以看作是智能手机行业与穿戴用品市场的结合。与智能手机相比,现有的可穿戴技术相关产品不具备价格优势。当产品价格能够达到iPhone手机的水平时有望打开并主导市场。”布莱克认为当前的可穿戴技术市场进入了发展的迟滞阶段,而提升电池使用寿命以及增加生理数据跟踪检测功能是其突破利基市场的第一步。他相信这是三星、苹果等企业“开拓新兴消费市场”,谋求新增长点的唯一选择。

    然而并不仅仅是科技巨头在打入该市场,而诸如安德玛等非技术公司也在投身可穿戴技术市场。近期安德玛向相关领域投资了7.1亿美元,收购了诸如MapMyFitness、MyFitnessPal以及Endomondo,力求将这个利基市场改造成一个大众市场。事实上,可穿戴技术产品的普及取决于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力度。布莱克表示,“服装制造商的算盘非常精明,如果相关产品的成本持续下降,他们就可以随之进军消费者物联网。”

    此外,数据隐私也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可穿戴技术的使用以及生理数据收集越来越频繁,关于数据隐私的担忧持续上升。可穿戴技术能否被用于消费者与其私人医生进行沟通,数据隐私问题无疑是一个屏障。而消费者的排斥意味着相关市场增长的放缓。

    布莱克指出,“目前来看,可穿戴技术要想达到FDA级别的数据采集至少需要十年时间。”现在可穿戴技术产品的数据采集功能仅仅是监控心跳以及步数跟踪,这也是其仍是一个利基市场的原因之一。而科技公司与服装制造商的共同努力将会使其成为一个更大的市场,在三到十年内,可穿戴技术市场不再是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何时爆发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4-18 20:52 , Processed in 0.109418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