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67|回复: 0

[原创] TLINK物联网平台入门实践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1-5-28 14:32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5-28 17: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MikeXue 于 2021-5-28 17:31 编辑


      物联网平台TLINK入门使用一
       note1:Make by MikeXUE   
       note2:本文档描述LINK平台建立使用过程,设备信息配置过程。  
       note3:初入门经验。

      一、背景
              为了测试“物联网太阳能气象站主板”,需要连接物联网平台,经过寻找,选了了TLINK物联网平台作为测试平台,经过测试发现平台似乎是免费的,收费版本还没有测试过,并且该平台功能性对完善,使用简单。

      二、设备建立配置步骤

      1.注册:开打  https://www.tlink.io/网站,注册一个帐号,然后登陆。 关于注册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2.进入控制台:登陆后,在右上角找到“控制台”,点击后进入。如下图:

    1.png

      3.添加设备:在页面左边的列表下选择“设备管理”,然后选择“添加设备”。如下图:
             图片2.png     图片3.png

       4.编辑设备信息: 在点击“添加设备”后,进入下界面,如图:

          图片4.png
         图片“1”,编辑设备所在的组,可以自行填写,根据实际使用,我在这里编写为“MW气象站”;
         图片“2”,编辑设备的名称,自行填写,根据实际使用,我这里编写为“气象站4”;
         图片“3”,选择设备与平台的链接协议,平台支持多种协议。点击该栏的下拉标签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的协议。 我这里选择为HTTP;

         图片“4”,设置平台的掉线延时时间,设备需要这这个时间内发送数据或者心跳包,超过这个时 间,平台会认为设备掉线。点击图片中对应问号符号,可以看到对应的详细说明。比如:选择60S,那么设备最大每隔60S需要向平台发送数据或者心跳包。
         图片“5”,设置平台需要显示的传感器。点击“追加”,如下图:
                                                     5.png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自己传感器的信息。
         其中“排序”栏,需要依次填写数字,从0开始。 这个序号是对应设备通讯协议的。很重要。
         可以参考文档中作者的完整设备信息图片。

         图片“6”,选择设备初始的所在位置,通过在地图中直接点击或者手动输入选择。

         最后,确认添加设备,在完成4的所有步骤后,点击本界面最后的“创建设备”。 如下图:
    图片6.png
    到这里,设备就建立完成了。

    6.为了配合“物联网太阳能气象站主板”,建立的完整设备信息如下:
    图片7.png

       三、标签协议配置

        1.选择进入“控制台”,如下图:
    图片8.png


        2.进入协议标签编辑界面,如下图:
    图片9.png
       选择“气象站4”后,再点击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JisuOffice/ETemp/19752_5585656/poclip1/00/imagea.png符号。此时会进入协议编辑界面(下面3步骤的界面)。

       3.开始编辑协议标签:

       由于我在设备建立过程中,已经选择了TCP协议(“物联网平台TLINK入门使用一”),所以这里也需要选择TCP协议。如下图
    10.png

      然后关于协议标签的具体说明可以点击下图箭头指示阅读标签规则。使用前建议认真阅读下。
    图片11.png
         作者第一次入门,选择了所有标签均选择为"字符型"。
        具体为:数据包的包头选择"字符型"数据[H:数据](我将数据包头设置为#55),数据标签选择"字符型"[D?],长度不固定。需与分隔符配合使用,分隔符标签选择[S:数据](我统一这是为分号 :),结束符标签选择[回车换行]。
          数据根据“物联网平台TLINK入门使用一”中,下图设备的信息。开始编辑协议标签。
    图片12.png

      根据上图的传感器序号,需要一一对应协议标签。 传感器序号从0---19。 其中19序号为定位信息。定位信息参协议标签规则(不使用定位信息,可以在设备定义中不添加该传感器信息)。
    下图为添加协议完整的图片(下图图片序号从1开始,对应上图传感器序号的0)。
    下图第一个红色下划线为数据头,填写为#55
    图红色框为分隔符标签,均填写为:,作为不同数据的分隔符号。
    下图最后一个红色下划线为GPS数据,该数据的具体格式参考 议标签规则。MCU发送数据需要按照该规则。
    图片13.png
    然后点击保存协议。那么协议标签就编辑完成了。

    四、平台通讯流程描述

    1.在设备列表中,找到IP 和 端口号 和序列号 。
    IP:设备连接服务器的地址,每种协议都有单独的服务器地址。
    端口号:设备连接服务器的端口号,每种协议都有单独的服务器端口号。
    序列号:设备的唯一标识,创建设备时由平台自动生成,可以重新获取和编辑。
    图片14.png

    2. 通过IP和端口号连接到服务器。
    3.  连接服务器后,发送序列号。
    4  发送序列号等待1秒后,发送心跳包或者按照协议标签发送据。

    5  平台默认的心跳包为Q,设备发送Q,那么平台会回复A。


    其他:这里仅仅是自己一个学习过程。平台也有更加详细的使用教程。
    图片15.png







    五、实际测试:

    使用“物联网太阳能气象站主板”编写代码后,进行实验测试。如下图。

    QQ图片20210528170005.png

    QQ图片20210528170029.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6-2 22:20 , Processed in 0.103457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